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教育事业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发展方式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其中重点措施之一,就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
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意义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
分类建设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成教育强国。分类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标志。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呈现出“北高南低”“东快西慢”的特征。国家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各区域历史发展和教育基础。用同一把尺子衡量不同的区域、不同高校显然不够科学。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就是要让每所大学和每个学科都有成为一流的希望和可能。党的十九大报告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明确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从报告表述来看,没有沿用此前曾用的“世界”两字。这预示着,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大学都可以选择合适方式,积极争创世界、全国、省域一流,沿着多个维度迈上新的台阶。这一方面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化的、差异化的一支支生力军,另一方面又能加强多方位协同创新,用从省城到全国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厚植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梯队基础。
分类建设激发各类高校成为“单打冠军”。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明确按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两类目标确定建设高校,实行分类进入、分别建设,突出改革导向,实行开放竞争。分类建设和竞争,不是“大象与蚂蚁之争”,而是“大象与大象之争”“蚂蚁与蚂蚁之争”,这就为高校构建了一个公平的竞争机制和法则。综合实力强的高校可以竞争成为“象王”,“小而特”的高校可以竞争成为“蚂蚁王”。通过分类建设和竞争,不同区域高校、不同层次高校均可获得争创“双一流”机会,这将极大调动各类高校办学积极性,激励不同高校提高站位,更加精准确定办学定位,制定符合自身的发展规划,不断积聚办学资源,聚焦“高、精、尖、特”,办成某个区域、某个行业、某个学科的“单打冠军”。
分类建设有助于满足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当前,我国初步形成了高等教育分类体系。研究型高等学校主要以培养从事学术研究的创新型人才为主,开展理论研究与创新,学位授予层次覆盖学士、硕士和博士,且研究生培养占较大比重。应用型高等学校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并从事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技术技能型高等学校主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专科层次技能型人才,并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及技能应用型改革创新。分类建设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有助于有效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对人才的需求,合理确定高等教育层次结构,明确高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学科专业布局,为产业发展中的各个环节提供不同层级的人才。
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中国特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只有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才能服务国家高层次人才需求、重大科技战略需求、文化传承创新需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要求,是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政治底色。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本质特征,也是“双一流”建设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在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大学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使教育系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党领导高校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高校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
传承和创新中国文化是价值要求,是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精神根脉。世界各国大学的发展都离不开蕴育其成长的客观环境和文化土壤,也因此,高校具有独特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作为绵延数千年、从未中断的文明样态,已经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肌体,影响着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选择和行为模式。在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大学必须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一方面,立足传统,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另一方面,面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的引领者。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国大学必须始终把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弘扬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不断提升文化育人新境界,积极推动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和发展,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积淀更深沉、更持久的内在力量。
服从和服务国家战略是实践要求,是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行动逻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求,我们要优化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以及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要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要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前沿科学中心和集成攻关大平台建设布局,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问题,加强关键学科建设,加快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大学要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强化使命担当、责任担当,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行动路径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要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必须从模仿西方大学的外形转向“打造中国大学的气质和灵魂”,既要善于借鉴他国先进经验,更要扎根中国大地,勇于改革创新,这样才能真正走出一条体现中国特色、展示中国风格、凸显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大学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过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铸魂育人。要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广泛开展劳动教育,重视大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大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着力营造立德树人的教育生态,才能真正建成中国特色一流大学、一流学科。
把一流师资作为核心力量。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紧密相连。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必须有一流师资,师资建设是大学走向一流的重要支撑和根本保障。大学必须牢固树立“学科兴校”和“人才强校”理念,加大学科领军人物培养,优化重点学科体系结构和布局,使更多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要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聚集世界优秀人才,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优秀教师队伍。
把产教融合作为重要策略。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一个不断推进、不断优化、更加开放的过程,需要高校内外不同主体参与到学科建设、专业发展、教育教学等环节中。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需要中国乃至世界一流企业有机融入。在科技研发上,大学要与企业深度合作,以项目为纽带,围绕前沿核心技术和一流产品,进行合作开发。在人才培养上,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共同开发教材和课程,完善人才评价制度体系。要定期组织政产教研代表进行对话交流,明晰教育与产业协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把评价标准作为重点内容。在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标准建设,既要有统一的标准体系,又要有各具特色的指标。研究型大学要以实际科研成果为导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发展需求,重点做好基础理论研究,探索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本质特征。应用型大学要强化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上体现实践特征。职业技术类大学要注重技术革新、工艺改造,与所对应的行业有机结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分类建设要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让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以及社会各界共同评判。建设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需要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形成中国标准,进而影响世界大学改革与发展。
把特色发展作为引导方向。近年来,国内大学在发展思路和方向上趋同化现象比较严重。推进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分类建设要以“特色发展”为导向。一是按照综合实力划分,评选一批一流大学。这些大学与世界名牌大学并驾齐驱,总体学科实力比较强,各方面实力较为均衡,跨学科优势比较明显。二是按照学科特色划分,评选一批一流大学。这部分大学学科集聚性很强,某个学科或者多个学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外同样具有较大的影响力,社会口碑也好。三是按照职业技术划分,评选出一批为产业行业培养能工巧匠的高等职业院校。这部分院校有的办学特色鲜明,有的综合实力较好,对地方经济发展推动力大,企业评价好。
把中华文化作为精神内核。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薪火相传的“根”,也是一所大学走向兴盛的“魂”。世界一流大学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从根本上取决于独特的民族文化。考察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路径,其发展的根源在于体现了国家特色、民族特点和文化自信。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深层根基和精神纽带,要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就要始终坚持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和创新者,做传播中国价值理念和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使者。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大学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办学治校的价值理念,转化为教书育人的精神动力,转化为引领学生发展进步的精神食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贡献。
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任重道远。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提高大学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加快建立并践行现代大学制度,树立自信、保持特色、强化优势、勇于进取,走出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中国道路”。
【作者金一斌: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
原载2020年第23期《中国高等教育》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