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部门简介       规章制度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阅读  次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浙江高教的“双一流”机遇

发表日期:2017年11月01日 发布部门:《中国教育报》

 编者按:前不久,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至此,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双一流”名单尘埃落定。我省高校中浙江大学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国美术学院、宁波大学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20个学科跻身一流学科建设名单之列。作为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又一重大决策,“双一流”会对浙江高等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浙江高校如何把握新的历史机遇?本报特开辟《双一流建设与浙江高教发展》专栏,以飨读者。

 尽管距离三部委印发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已经一月有余,公众和高等教育界对此事的关注仍然在持续。互联网上已经出现了超过2300万条与“双一流”一词相关的页面。作为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又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双一流”建设的最终目标被确定为“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在这幅令人憧憬的蓝图之中,浙江高等教育将担当什么样的角色?

     第一份“双一流”成绩单

     要怎么看

     此次“双一流”名单共涉及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95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的3所浙江高校当中:浙江大学有18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数量仅次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位列第三;中国美术学院的美术学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人文类学科;宁波大学凭借力学学科跻身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列。

     3所浙江高校入选的20个学科也反映了我省高等教育建设近年来的不懈努力和发展。例如: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两个计算机学科领域的一级学科全部入选,人工智能研究等作为相关特色发展迅速;中国美术学院的美术学学科代表了中国艺术学科建设的高度,具有独特的学术脉络和精神品质;宁波大学的力学学科拥有多支重点创新团队,并荣膺多个奖项。

     然而,纵观“双一流”建设的整个周期,本次名单的出炉仅仅是一个开始。根据年初出台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今年启动新一轮建设,此后每五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并采取“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的办法。三部委相关负责人也在日前透露,建设过程中将“有进有出,打破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

     “此次遴选认定所产生的是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重点在‘建设’,是迈向世界一流的起点,而不是认定这些学校和学科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三部委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强调。名单公布之后,省内的相关高校陆续出台了本校的“双一流”建设方案。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宋永华表示,学校将建立健全“双一流”建设的领导体系、责任体系、实施体系和评估体系。中国美术学院的建设方案中也突出了坚守世界一流美术学院办学地位,明确了核心任务、发展目标、创新平台等重要事项。

     即使同样是“建设”,跻身名单的3所浙江高校的建设路径也并不相同。据介绍,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同时并行的两个任务,而且要求并不完全相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解释。如何解好自己面前的“双一流”课题,将成为3所浙江高校的新挑战。

     重点高校和学科建设

     我省早已在布局

     据了解,为提升全省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近几年我省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重点高校建设和学科建设的措施。2014年11月,浙江省正式启动了“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并开始了首批重点建设高校的遴选。今年8月,第二批省重点建设高校及优势特色学科名单出炉。截止到目前,我省已有12所高校入选省重点建设高校名单。2015年12月,省教育厅发文启动了省一流学科遴选工作,产生了98个一流学科(A类)、232个一流学科(B类)。

     省重点建设高校计划的总体目标提出,到2020年,全省高等教育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省(区、市)前六,若干所高校在全国同层次、同类型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省、市属高校有20个以上的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10%、100个以上的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30%等。省一流学科建设工程也对到2020年我省高校学科在全国的发展位次提出了具体目标,还增加了“有50个学科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有部分学科进入全球ESI绝对排名前500名,并力争省属高校在ESI排名前1‰取得突破”等评价指标。省教育厅高科处负责人表示,这两项计划(工程)目前都在按期推进。

     近年来,我省高校在学科建设上获得了坚实的发展。例如:浙江工业大学牵头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首批入选了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也称“2011计划”),涉及药学等多个学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鼓励支持教师利用科技成果转化创建高科技型企业,教师创办的企业中已有多家上市;浙江师范大学2016年首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取得历史性突破;浙江农林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获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未来浙江有更多高校和学科能入围国家‘双一流’”,省教育厅高科处负责人告诉记者。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

建议使用IE4.0及以上版本, 1024 x 768 分辨率
Copyright © 2013嘉兴大学发展规划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