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部门简介       规章制度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校本研究 > 正文
阅读  次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发表日期:2024年03月18日 发布部门: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学科定位不明确导致交叉学科发展受限

  学科定位是指学科外部目标的内在化,即外部目标成为科学理论自身发展的指导方针的过程。一个学科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前范式阶段,该阶段学科未形成有力的内部规则,容易受到其他学科范式影响;二是临时范式阶段,该阶段学科致力于理论的发展,大体上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三是范式后阶段,该阶段学科已形成成熟的理论,学科内部规制不再发生变化。科学的学科定位建立在对学科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之上,是综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发展条件以及学科发展规律等因素后的理性选择。当前在《关于设置“交叉学科”门类、“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和“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的通知》《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推动下,交叉学科的内涵及其设置条件、调整退出规则、学位授予要求以及评估办法等内容均有了较清晰的界定。然而,院校层面交叉学科建设相关的规章制度仍未建立,缺少对交叉学科清晰的目标定位,以及独有的范式和强有力的约束力,说明我国交叉学科仍处于前范式阶段。

  从当前完成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备案的15所“双一流”建设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交叉学科建设情况来看,相对于其他发展较为成熟的一级学科而言,其交叉学科的发展定位仍存在许多模糊之处。一是如何协调交叉学科与学校优势特色学科以及其他基础学科之间关系的问题。如在当前完成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备案的15所“双一流”建设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中,12所高校自设交叉学科均涉及其一流建设学科,而华南农业大学和天津中医药大学2所高校自设交叉学科则均不涉及其一流建设学科,反映出分别以强化学校优势特色和提升学校学科整体水平为目标的两类截然不同的交叉学科发展思路。二是交叉学科的师资队伍、课程与教材体系、人才培养机制、科研支撑和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是否遵循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系统的、完备的理论体系。如成都理工大学依托一流建设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自设交叉学科多达9个。9个交叉学科在如何形成独立于“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仍面临较大挑战。三是自主设置交叉学科与其服务行业的关系。如苏州大学曾隶属于原纺织工业部,为纺织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其设置的医学心理学、金融工程等交叉学科几无涉及纺织行业相关学科。如何平衡这些交叉学科与其所涉行业之间的关系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这些模糊点都将导致交叉学科滑向现有一级学科发展模式,从而脱离行业现实需求,阻碍交叉学科长远健康发展。

  (二)组织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交叉学科建设乏力

  一个学科在具有独立的知识体系之后,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围绕这一知识体系及其认识方法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学术共同体。这一学术共同体应具有相对统一的意识形态,共同的价值取向,对性质的相同评判,共同归属于一个独特的传统意识,且在对学科内容恰当与否以及怎样进行组织的赞同程度大致相同。任何来自外部的价值观和实践理念的渗透都会受到学术共同体的排斥或被纳入学术共同体所在的学科主流思想框架之下。换言之,交叉学科建设是通过改变至少由两大学术共同体建立起来的学科知识秩序,进而建立新的组织框架的行为。在实践中,交叉学科主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来加强对不同学术共同体的约束,促进相关主体参与。

15所“双一流”建设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中,仅有6所高校成立有交叉学科研究机构。其中,仅有湖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和华南师范大学3所高校成立了专门的交叉学科研究或管理机构;南京师范大学的前沿物理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和苏州大学的放射医学及交叉学科研究院挂靠原有二级学院成立,主要服务于特定学科的融合发展;南京医科大学的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是其与东南大学联合成立,加强与东南大学合作、引领南京医工交叉方向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战略合作项目之一。(见表1)其他高校,特别是成都理工大学(9个交叉学科)、太原理工大学(5个交叉学科)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4个交叉学科)等自主设置交叉学科在4个及以上的高校均未成立专门的交叉学科研究或管理机构,而是将交叉学科建设主要作为一项职能放在学校学科建设处或发展规划处等行政管理部门,仍缺少服务于交叉学科的专门组织机构设置和评价机制建设,导致交叉学科在传统学科思维模式和固有研究体制双重束缚下,尚未形成其独有的学科学术范式,在科研项目申报、招生指标获取等学术资源获取上仍未充分释放所有潜力,不利于交叉学科的可持续发展。

1 “双一流”建设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交叉学科组织管理机构

(三)源学科发展不均衡导致交叉学科先天不足

  交叉学科是在学科交叉的基础上,通过深入交融,创造一系列新的概念、理论、方法,展示出一种新的认识论,构架出新的知识结构,形成一个新的更丰富的知识范畴,已经具备成熟学科的各种特征。交叉学科的基础是两个及以上的学科,是经由两大理论知识体系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全新的知识集合体。因此,作为交叉学科交叉融合对象,交叉学科源学科的发展水平,会对交叉学科理论知识体系的构成及其发展水平造成影响。

源学科发展不均衡问题在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中的表现尤为突出。一方面,这是因为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般由单科性大学发展演变而来,行业相关学科往往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与丰富的学科资源,通常也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另一方面,源于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其他非行业相关学科发展空间受限,在学校各项资源配置方面往往也不占优势。最终导致行业相关学科高峰已经形成,但其他学科仍处于平原,学科发展断层现象明显,交叉学科所涉非行业相关源学科难以支撑交叉学科发展。如根据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南京师范大学自设交叉学科环境地理学所涉地理学生态学”2个源学科中,地理学获得A+等级,生态学则相对欠缺;教育领导与管理所涉教育学管理科学与工程”2个源学科中,教育学获得了A等级,而管理科学与工程则与之差距较大。华南农业大学自设交叉学科家居智能设计与工程所涉林业工程”“设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4个源学科中,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个源学科获得评级。由此可见,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交叉学科源学科发展不均衡问题较为普遍。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交叉学科建设的突破路径

  (一)前置行业需求,确立“行业-问题-交叉学科”三螺旋建设思路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交叉学科建设,首先要明确其行业导向的学科定位。依据其认知合法性标准,交叉学科的生成与发展过程应遵循以解决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问题为目的,择取不同学科理论和知识体系中用以解决行业问题的智慧,从而形成新的学科(即交叉学科)理论和知识体系的“行业-问题-交叉学科”三螺旋建设思路,以此解决现有交叉学科欠缺学科自身发展模式、脱离行业现实需求等发展受限问题。需要说明的是,这里三者的螺旋关系是为了强调行业、问题和交叉学科三者相互独立却又相互促进,每个主体都是一股螺旋。具体来说,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问题、新问题的解决过程即是交叉学科理论和知识体系的不断完善过程、交叉学科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不断促进行业的发展。究其根本,准确把握与时代命脉贴合的行业需求是驱动这一发展流程的“起始装置”。高校要有意识地加强与行业在国家重大战略问题解决、交叉学科建设以及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以交叉学科建设为抓手,切实推动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发展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互融共生。

  (二)完善制度建设,构建“产业集群-研究院-学科群”三级发展支持机制

  当前,高校交叉学科建设已稳步推进,交叉学科制度建设是保证交叉学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因素。完善交叉学科制度建设要以交叉学科建设的道德合法性为准则,分别在产业、学校和学科三个层面制定交叉学科发展政策制度、设立交叉学科管理与服务机构,构建“产业集群-研究院-学科群”交叉学科三级发展支持机制,确保交叉学科建制的领域和要素规范。在产业层面,搭建学校与其所涉产业集群的合作平台,实现产业与学校在专业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及科研项目资金等方面的合作。在学校层面,探索成立独立于其他行政管理部门和传统学院的交叉学科研究院等校级交叉学科科研管理机构,负责制定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政策、实施与维护交叉学科培育项目、提供交叉学科培育与建设资金,保障交叉学科独立运转的资金获取和分配渠道。同时,对于分属于不同院系的教师,学院应互认学术成果,鼓励教师企业兼职,形成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参与教师交叉学科建设评价制度,激励不同院系中的教师从事交叉学科建设。在学科层面,应根据学科近邻领域组建学科群,依托不同学科群,有效整合学科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具有内在关联学科之间的集成效应。

  (三)助力产业转型,明确“特色鲜明”+“强强联合”的发展策略

源学科发展不均衡实际上是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为实现有限资源的最优配置而对学科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当前,多数行业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能力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传统依托特色优势学科支撑其他基础学科建设的单一发展路径已然不适应新时期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的发展境遇。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交叉学科建设要经受得住社会对它的实用性考验,以解决产业发展问题、助力产业转型为交叉学科建设的主要思路,按照“强化优势、突出特色、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总体原则,明确“特色鲜明”+“强强联合”的发展策略,打造特色优势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资源共享、平台共建的互动交流机制,坚持发展优势学科、努力夯实基础学科,在稳定传统学科的基础上,融合多方、探索前沿,打通学科间壁垒,为交叉学科的培育和发展创造条件,担负起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担当。(作者:许慧霞,湖州师范学院校长、教授)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2024年第1期)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

建议使用IE4.0及以上版本, 1024 x 768 分辨率
Copyright © 2013嘉兴大学发展规划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