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部门简介       规章制度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阅读  次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争创中国特色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对话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

发表日期:2019年12月02日 发布部门:《中国教育报》

      西门子集团首席执行官乔伊·凯飒是德国雷根斯堡应用技术大学知名校友。在他看来,母校高度重视实践应用、科学方法论,传授、培养的专业知识、独立思考能力,让他受益无穷。

      深圳技术大学校长阮双琛实地调研发现,在德国、瑞士等制造业强国,应用技术大学90%以上的毕业生都能找到好工作。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X射线所在的实验室,如今已属于德国维尔茨堡·施韦因富特应用技术大学。很多优秀高中毕业生将应用技术大学作为首选。

      11月27日,深圳技术大学举办了成立大会,校长阮双琛在致辞中说:“新大学、新起点、新使命,学校将始终牢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中心任务,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水平工程师、设计师、精算师。”在阮双琛看来,时代所向、国家所需、城市所急,深圳技术大学应运而生。学校以生为本,将深圳产业人才需求作为办学指南,咬定应用技术凝练特色,放眼世界采众之所长,校企深度协同,为国育才。

      一流应用型学科培育“大国工匠”

      问:今年8月,国家出台的《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学校如何凸显办学特色,专业设置、学科发展有效对接《意见》要求?

      阮双琛:正是遵循规律,教育链无缝对接产业链,我校在专业设置和学科发展等方面先行一步。我校刚筹建时,就构建了服务新产业、响应新需求、善用新技术的专业建设顶层设计,坚持应用导向、实践办学、校企合作的行动路径,将产教融合、特色彰显、质量一流作为学科发展的目标追求。

      因此,我校将深圳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群发展需求作为办学指南,各学院定位准确、错位发展,应用导向鲜明,把专业建在战略新兴、创意等产业链需求链上。学校还深化专业、学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时而新。《意见》明确,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我校就针对性地开设工程物理等新专业,为大科学装置等重大创新载体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问:一流应用型学科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在教师招聘等方面有何改革?

      阮双琛:“工匠之师”才能培育出“工匠之才”。德国一流应用技术大学90%以上的专任教师,具有10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我校在招聘教师时,不唯论文、帽子、职称、奖项,而特别看重企业从业经历。

      我们还建了校院两级教授委员会,由德国一流专家学者领衔,把好人才招聘关。目前,学校超过65%的专任教师具有企业、产业相关经历。我校教师李立全企业经历丰富,近一年,他带领学生夺得欧洲产品设计奖金奖等大奖。

      问:学校如何通过擦亮“技术”这块金字招牌,培育“来即能战、战即能胜”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阮双琛:培育“上岗就上手”的高端应用型人才,是我校专业、学科发展方向。我校力求人才培养层次越高,解决实际难题的能力就越强。因此我校在培养学生时,注重实践联系理论,给予教师充分的育人自主权。学校把好育人方向,提供充足资源支持,做好评价制度改革。教师通过小组、项目等多元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交替循环,螺旋式提升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学校只能提供演习场,一流企业才是实践能力更好的练兵场。德国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就特别注重企业实习,因此90%以上的毕业生都能独立完成一个项目。我校与一流企业共建一流实习平台,校企双方不让学生到流水线去做重复劳动,而在学校和企业导师指导下,从企业现实生产需求或难题中寻找、完成项目。

      对外开放助力学校从跟跑跨向领跑

      问:学校教育对外开放如何创新做法,引入国际应用技术教育先进理念、优质资源,服务好育人这个中心?

      阮双琛:教育对外开放一定牢记初心。深圳要加快构建国际先进的现代产业体系,世界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可或缺。从筹建之日起,我校就扎根中国大地,推动教育对外开放工作供给侧改革,对接好深圳高水平应用型人才需求端。

      明确方向后,我校在教育对外开放顶层设计方面,努力求解谁来做、做什么、如何做得更好等问题。学校专门成立国际合作与学生工作部,该部门深知学生成长成才所需,也熟知国际合作事务、效用,信息通畅,合作导向明确。我校还在每个二级学院都设置外事专员。

      正是把培养学生立于中心位置,我校教育对外开放高端大气,只对接国外一流应用技术高校;更实实在在接地气,力求让学生收获感满满。即便是学生短期交流,我们也与合作高校亲力亲为,量身定制丰富充实的方案。

      我校直面难题敢担当、高速推进成效大,这让来访的国外名校领导大为惊叹。他们愿意在我校还是一片大工地时,就向学校传经送宝,和学校开展共建二级学院、实验室等深度合作。长期驻校的外方专家主动学习中国语言文化、学唱《南泥湾》等民歌。我校还派教师观摩外方专家上课,将国际先进应用技术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本土化,如今星火燎原。

      问:学校如何搭建教育对外开放“双向车道”,闯出一条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之路,助力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

      阮双琛:我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发力,师生在外交流时努力讲好中国故事。我校用心用情设计行程,让国外来访者感受璀璨绽放的中华文化、沧海桑田的新中国成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梦想。外宾深受感染,回国宣扬新时代中国伟大成就,促成更多知名高校、机构与学校深度合作,介绍更多专家来校发展,成为教育文化交流桥梁。

      我校还专门成立质量和标准学院,为粤港澳大湾区质量标准工作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研发中国标准促进世界互联互通。好消息源源不断,我校作为世界银行集团点亮全球项目培训中心之一,开展点亮全球标准化培训等活动,助力国家标准化战略。

      “顶天立地”力促城教比翼飞

      问:学校如何基于应用技术大学定位,在科技研发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阮双琛:教育也要面向地方,面向周边。我校科技研发“顶天”更“立地”,以地方政府部门和周边企业应用需求为导向,主攻科学的产业化和技术的装备化。我们发现,装备是原创技术转化为生产应用的关键载体,高端装备更是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重要基础。我校引导校内科研力量瞄准一流装备研制,将“科研星火”转变为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源头活水”。

      问:学校如何引导教职工争做“科研拓荒牛”,紧盯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助力解决企业、产业发展难点、痛点?

      阮双琛:学校按照“团队和平台共建、横向与纵向项目看齐、科技成果高效转化”的思路,每年至少两次向合作企业征集技术难题。学校鼓励教师做务实有用的研究,出产业亟需的成果,帮企业排忧解难。

      我校努力将科研优势转变为育人优势。学校通过奖补资金等杠杆,鼓励教师将学生纳入横向课题组。学校还引导学生、教师分别自主双选,针对企业难题搭建师生攻关小组。同时,学校通过校内自制实验仪器、课桌椅等设备设施,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在创造中掌握从方案设计到安装调试等全流程技能。

      问:学校如何强化产业人才培训等社会服务,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作贡献?

      阮双琛:学校努力通过校企合作等形式,打造实训基地等平台,构建涵盖校内实训、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等多元学习方式的终身教育体系,为在校生、在岗员工、社区居民打造“星光大道”。今年6月,学校联姻西门子在校内共建工业4.0智能制造实习实训基地平台,为本校学生、粤港澳大湾区有志青年提供了应用技术练兵场。

      很多国际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校长告诉我,我校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态势,让他们看到了“深圳速度”的奇迹,更看到了深圳智造的光辉未来,“深圳技术大学一定能办成国内领先、国际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大学”。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

建议使用IE4.0及以上版本, 1024 x 768 分辨率
Copyright © 2013嘉兴大学发展规划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