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部门简介       规章制度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校本研究 > 正文
阅读  次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引入积分制管理的思考

发表日期:2022年04月18日 发布部门:

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引导、规范、教育以及激励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既是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的评价,也是大学生评奖评先、入党、就业等方面的重要参照,是一项关系到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工作。但由于存在测评目的欠明确、测评内容欠全面、测评方法欠科学、测评流程欠严谨、测评结果欠理想等问题,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陷入一种“学生排斥、教师头疼”的尴尬境地。因此,当下建立全新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科学评价体系,提高测评的实效性至关重要。而积分制管理则是把积分制度用于对人的管理,用积分(奖分和扣分)对人的能力和综合表现进行全方位量化考核,以积分来衡量人的自我价值、反映人的综合表现,并用简单易行的专用软件记录,在评选、推荐时都与积分挂钩,减少人为因素,能达到激励人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笔者认为,用积分制管理取代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很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方式、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方式方法。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大学生的生理、心理、思想、道德、文化、能力等方面的系统综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则是以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表现为对象所进行的全面考核和激励的一种工作机制。各高等院校普遍开展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在测评的标准、内容、程序、方式、方法等方面各有千秋,有的设置德、智、体三大模块,下设优、良、中、差的考评等级和等级分,最后汇总的分数即为综合分;有的设置基本素质、学习成绩和创新能力三大板块,前两个板块主要作为奖学金评审的依据,若有其中一个板块不合格,则取消评奖评优资格,综合测评结果作为评先、入党的评审依据。

综合素质测评采用量化方式的居多,但测评项数不尽相同;测评项数都是100分,但分值比例不尽相同。有的将综合测评的内容分为品德行为表现、学业表现、文体表现三个单项,在总评分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20%70%10%;有的将综合素质测评项目分为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以及实践能力素质四个方面,分别占20%65%7%8%,各项满分100分;有的将综合素质测评分为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科技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创新及特色素质,分别占20分、70分、6分、4分、20分(附加分);有的将综合素质测评分为品德、学业、文体、能力,分别占权重0.150.650.100.10

2.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作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对高等院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一是引导作用。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各方面表现,可以针对自己在素质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和重点,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是激励作用。通过综合素质测评可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现象,促进优良学风建设。

3.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存在的问题。一是标准单一。综合素质测评对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的表现均采用统一的测评指标进行衡量,强化了统一性而弱化了个体性,强调了标准化而忽视了个性化,宣扬了共性而埋没了个性。二是内容片面。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内容比较片面,比如学习成绩占比偏高,不利于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又比如思想品德的原始分都是一样的,评议时所有学生都差不多,只有没有明显过错的学生可得满分,至于平常是否积极参加日常德育活动则无法体现,表现特别优秀的可能有点加分。这容易造成千人一面,不利于对大学生作出准确、全面的评价。三是主体孤单。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仅仅是学校对学生的测评,缺少学生本人、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等的评价等。四是形式死板。一般是一年一度开展综合素质测评,重视结果评议,忽视过程评议,无法体现测评的合理性、公平性。

总的看来,当前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法较为单一,重视智育,忽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缺乏过程性评价指标,且人为因素比较多,其应用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二、将积分制管理引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的思考

1.积分制管理。积分制管理是一种把人的能力和综合表现用积分(奖分和扣分)进行全方位量化的全新的管理方法。积分制管理对每个人的日常行为表现都用积分进行360度量化考核,每个人日常的行为和表现均用积分予以记录。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积分制管理也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但借助“积分制管理软件”,又能使复杂的工作简单化。每个人的固定得分可由软件按时自动生成,不需人工操作;其他个性化的积分(奖分、扣分)由人工录入电脑后,软件能自动分类、分部门、分阶段、汇总、排序。

积分制管理有效地克服了传统管理中的一些弊端,强化了制度的执行力,满足了员工的精神需求,培养了员工的行为和习惯,节省了激励成本,解决了日常管理中的各种难题。

积分制管理符合现代人本管理理论,它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理念,以人为中心,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尽最大可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最充分地调动所有人的工作积极性,以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及合理配置,保证组织中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地为完成组织目标而自觉作出贡献。

2.大学生积分制管理。目前积分制管理在企业应用的风生水起,但在高校管理中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应用。

第一,大学生积分制管理的功能。一是评价性功能。过去对学生的评价如德育评价都过于笼统,学生基本上都能得满分,而积分制管理可以通过积分对学生的表现情况作出更客观、准确、全面的评价,学生的综合表现情况可通过积分制管理系统一目了然反映出来。二是导向性功能。过去对学生的评价,往往重视其社会价值、忽略个体价值,重视智育、忽略德育,等等,积分制管理注重激励引导学生发展个性,完善自我,全面发展。三是养成性功能。积分制可以使每个大学生认清自己,了解自己,修正自己,完善自己。

第二,大学生积分制管理的特质。大学生积分制管理作为一种评价学生素质的管理工作,它符合现代管理科学、人力资源管理和教育科学理论,符合大学生教育和社会人才需求的规律,能全面反映大学生的表现情况,客观评价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一是具有目的性,它较好地解决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抓手问题。以激励引导为特征的大学生积分制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涵盖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全方位,较好地解决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抓手问题,避免了“空对空”。二是具有动态性,它较好地反映了大学生动态的成长过程、能力变化特点与潜能。综合测评过于依赖学校的评价,而大学生积分制管理除了学校评价外,还包括家庭和社会的评价,评价过程就是教育过程,可在不同的时空来观测学生的表现。三是具有艺术性,它较好地践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三贴近”原则。大学生积分制管理评价体系以追求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多元成才为主,以激励、肯定为主,实施动态管理,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避免了传统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空洞说教,学生既能喜闻乐见,又易身体力行,乐于分享激励引导带来的快乐,并能全面、客观地了解、评价自己,进而调整、规划自己的努力方向。四是具有激励性,它较好地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重大问题有效地落实到了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大学生积分制管理让学生成为“有责任感、勇于担当的人”,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有利于培养学有所成、奉献社会的合格人才。五是具有文化性,它较好地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学生积分制管理注重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使积分成为量化考核学生的重要指标,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达到知行合一、良性循环,使校园处处都是正能量,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有助于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三,大学生积分制管理实行的路径。一是制定科学体系。开展大学生积分制管理,最重要的是设计好公开、公正、透明的积分制管理体系,进行科学的记分(加分和扣分),要科学合理,操作规范,切实可行,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优化、完善。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相对于传统的综合素质测评,大学生积分制管理是一个新鲜事物,要让大学生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知晓、接受它,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让大家了解积分制管理的具体内容,了解积分制管理对大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了解积分制管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三是优化系统管理。要有一整套与之相配套的大学生积分制管理软件,要体现操作的人性化,突出过程控制,将考核行为具体到平时的学习、生活、活动中。四是强化制度导向。大学生积分制管理不能流于形式,要形成长效机制,需做很多对应的配套工作,既要将积分情况作为评奖评优的依据,又要丰富奖励、奖项的设置,以达到激励大学生自我发展的目的。积分制管理伴随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并放入大学生档案。(作者:郭仿兰等,湖北大学)

(来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年第6期)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

建议使用IE4.0及以上版本, 1024 x 768 分辨率
Copyright © 2013嘉兴大学发展规划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