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首页       部门简介       规章制度       联系我们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评估 > 正文
阅读  次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教育评价改变大学办学导向

发表日期:2020年10月26日 发布部门:《中国科学报》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对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总体方案》旨在“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对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五个方面的教育评价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指引,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是一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评价改革文件。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评价体系存在一系列的偏差,违背了基本的教育规律,不利于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具体表现在用考试成绩和排名评价学生,用升学率或学术产出评价学校,用发表论文数量、承担项目数量或人才称号等量化指标评价教师,用期刊等级或获奖情况评价成果,教育评价的短期性、功利性、机会性问题较为突出,教育评价功能异化问题较为严重,教育评价在引导科学管理、合理办学、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发挥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在高等教育领域,不少高校仍然将学生的学分绩点和学术发表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这种单一化评价轻视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忽略了教育的发展功能,与科学性、多元化人才培养之间仍然存在目标偏差。高校普遍使用期刊索引收录论文数量、被引用情况、承担科研项目等级或数量、人才称号等指标评价教师,很容易刺激教师的短期行为,挤压教师人才培养投入,短平快地出成果,追逐各种学术名利,不利于引导教师着眼长远,从更长的周期来规划学术发展,也不利于教师出传世之作和引领经济、社会、技术变革的重大科研成果。绝大部分科研评价仍然在使用SCI、SSCICSSCI等索引工具来评价科研成果,很容易引发教师的各种机会主义行为,消解学术同行评价在成果评价中的作用。部分政府部门和不少社会专业机构仍然热衷于用大学排名、“双一流”标签等方式评价大学,容易引发大学办学的短期行为和功利取向。社会在评价学生和教师时,仍然根深蒂固地使用分数、升学、文凭、论文、帽子等,容易导致高校办学行为发生扭曲。一些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丧失基本的专业性和独立性特征,轻易采用刚性、量化的数据对高校进行结果性评价,对高校的功利化倾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总体方案》改变了单一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的错误倾向,着眼于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加重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同时探索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推动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畅通终身学习和人才成长渠道。对教师评价也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方案,突出质量导向,重点评价学术贡献、社会贡献以及支撑人才培养情况,避免将论文数、项目数、课题经费等科研量化指标与绩效工资分配、奖励挂钩。打破了过去重科研轻教学的行为倾向,建立“全心育人”的机制。《总体方案》要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要带头扭转“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使用机制,避免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学习方式作为招聘或各种人才选拔的限制性条件,建立“德才兼备”的人才机制,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

 《总体方案》不再以结果为主进行教育评价,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有破有立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体系。教育评价也将突破以政府行政评价为主的评价模式,积极构建政府、学校、社会等多元参与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教育督导部门统一负责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发挥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作用。充分尊重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的独立性和专业性特点,不轻易将简单的量化指标,甚至是商业性的排名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将社会化的第三方独立评价作为社会多元参与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总体方案》致力于克服短视行为和功利倾向,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是对教育规律和人才规律的回归,争取经过5~10年的努力,在立德树人、潜心育人、科学用人等方面有所改善,力争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评价体系改革的过程中,长期历史积弊和多方利益博弈决定了这个过程注定不会轻松,我们要在政府、学校和社会之间形成广泛的合力,打赢这场教育评价改革攻坚战。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信息
打印本页

建议使用IE4.0及以上版本, 1024 x 768 分辨率
Copyright © 2013嘉兴大学发展规划处 版权所有